首页 > 中学历史试题 > 题目详情
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。 材料一 “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,故于政治之精神,执共和主义。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,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。” ——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 材料二 ...
题目内容:
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 “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,故于政治之精神,执共和主义。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,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。”
——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
材料二 “要拥护那德先生,便不得不反对孔教、礼法、贞节、旧伦理、旧政治。要拥护那赛先生,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。”“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、道德上、学术上、思想上一切的黑暗。”
——陈独秀《本志罪案之答辩书》
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,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。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,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。走俄国人的路——这就是结论。
——毛泽东《论人民民主专政》
材料四 美国《时代》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(下图)中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: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;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,高楼大厦,汉堡包、照相机等消费品。
(1)材料一、二、三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?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之相应的实践活动。
(2)毛泽东引领中国人民革命,是否完全走了“俄国人的路”?请说明理由。
(3)请结合所学知识,反驳材料四中“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”(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)的观点。
本题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