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学历史试题 > 题目详情
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,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。阅读下列材料,完成相关问题: 材料一:唐太宗曾对大臣说:“为君之道,必须先存百姓,若损百姓以奉其身,犹割股以啖腹,腹饱身毙。”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...
题目内容:
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,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。阅读下列材料,完成相关问题:
材料一:唐太宗曾对大臣说:“为君之道,必须先存百姓,若损百姓以奉其身,犹割股以啖腹,腹饱身毙。”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:“舟所以比人君,水所以比黎庶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”
材料二:《开元纪事》记载:“开元初,四方丰稔(丰收),城镇商铺林立,客商如云。丁壮之夫,不识兵器。”杜甫《忆昔》诗云:“忆昔开元全盛日,小邑犹藏万家室。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。
材料三:唐朝时中印交往频繁,中国僧人玄奘(下图)不惧艰险,长途跋涉,西行印度,谱写了中印关系史上辉煌的篇章。
请回答
(1)材料一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?唐太宗在位期间,有位大臣敢于直言,前后进谏200多次,这位大臣死后,他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“镜子”,这位大臣是谁?
(2)古代历史长河中,中华民族曾有过灿烂辉煌的时代,材料二可以用于研究历史上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绩?这种盛世局面由盛转衰标志性事件是什么?
(3)根据玄奘的口述,由其弟子记录的什么著作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,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?
本题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