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学历史试题 > 题目详情
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 材料一 “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,那里有我的同胞,还有那衰老的爹娘。九一八,九一八,从那个悲惨的时候,脱离了我的家乡,抛弃了无尽的宝藏,流浪!流浪!流浪!整日价在关内流浪。” ...
题目内容:
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 “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,那里有我的同胞,还有那衰老的爹娘。九一八,九一八,从那个悲惨的时候,脱离了我的家乡,抛弃了无尽的宝藏,流浪!流浪!流浪!整日价在关内流浪。”
——歌曲《松花江上》歌词
材料二 “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,我方应不予抵抗,力避冲突”
——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发给张学良的密电
(1)材料一中的歌词唱出了东北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?东北人民这样的悲惨遭遇跟材料二中蒋介石的态度有什么关系?
(2)同学们在学习九一八事变这段历史时,都很难理解,蒋介石为什么下令不抵抗。请你结合所学知识,分析一下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予抵抗的原因。
(3)1937年9月,蒋介石终于放弃其剿共政策,正式同意联合共产党抗日,并改编工农红军为八路军、新四军。请问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蒋介石的这种转变?
材料三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,日军占领南京后,在六周之内,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军警人员达三十万人以上。其杀人手段之残暴,令人发指。从2014年起,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,以悼念大屠杀的死难者。2016年的公祭日当天,日本《产经新闻》以“验证南京事件的虚构性, 熊本召开恢复熊本第6师团名誉集会”为题进行了报道,不仅把大屠杀以“事件”一笔带过,而且认为此事件是虚构的。日本ANN电视台的报道也说,三十万这一数字在中日之间存在差异。
(4)阅读材料三后,你对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有何看法?面对当前日本媒体和社会对待历史的态度,你有何感想?
(5)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宣布投降,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。这一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?抗战的胜利,给我们怎样的启示?
本题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