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学历史试题 > 题目详情
改革和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。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 材料一:秦孝公用商君,坏井田,开阡陌,急耕战之赏,虽非古道,犹以务本之故,倾邻国而雄诸侯。然王制遂灭,僭差亡度;庶人之富者累巨万...
题目内容:
改革和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。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:秦孝公用商君,坏井田,开阡陌,急耕战之赏,虽非古道,犹以务本之故,倾邻国而雄诸侯。然王制遂灭,僭差亡度;庶人之富者累巨万,而贫者食糟糠;有国强者兼州域,而弱者丧社稷。
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
材料二:冯太后听从大臣的建议,革除部落旧俗,仿照汉制进行政治、经济改革。490年,冯太后病逝,孝文帝亲政。他义无反顾地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。接着就推出改官制、禁胡服、学汉语、通婚姻、改姓氏等一系列全面改革举措。文帝及其祖母冯太后成功地承当起了促进“胡汉融合”的任务,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。
——华东师大版《中国历史(七年级上册)》
材料三 :(苏联)五年计划(1928年—1932年)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,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。……因此,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,有时转变为模仿。
——斯塔夫里阿诺斯《全球通史》
材料四: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,一个是四川省,那是我的家乡;一个是安徽省……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,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。
——邓小平
材料五:有人曾这样概述改革的作用:第一,它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;第二,它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;第三,它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途径;第四,它是落后国家自强御侮的必然选择;第五,它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。
(1)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?“庶人之富者”主要指的是哪个阶级?
(2)材料二中的孝文帝是哪个政权的政治家、改革家?据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。
(3)为应对材料三中提到的“西方经济的崩溃”,美国采取了哪一政策?该政策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做法?
(4)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“改革的方针政策”指什么?
(5)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,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。请在材料五中选择一个作用,举一例进行简要说明。
本题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