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学历史试题 > 题目详情
关于大运河的评价,自古以来褒贬不一,众说纷纭。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,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( ) A. “千里长河一旦开,亡隋波浪九天来。” B. “尽道隋亡为此河,至今千里赖通波。” C. “北通...
题目内容:
关于大运河的评价,自古以来褒贬不一,众说纷纭。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,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是( )
A. “千里长河一旦开,亡隋波浪九天来。” B. “尽道隋亡为此河,至今千里赖通波。”
C. “北通涿郡之渔商,南运江都之转输。” D. “天下转漕,仰此一渠。”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据题干中的四个选项结合所学可知,“千里长河一旦开,亡隋波浪九天来”中,作者胡曾只看到了开凿大运河的劳役繁重,认为大运河的开凿造成了隋朝的灭亡;胡曾对隋朝大运河持完全否定态度。故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。
【题型】选择题
【结束】
14
“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——《登科后》。该诗体现了( )
A. 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. 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
C. 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. 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。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,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,科举制正式诞生。题文的“登科”指的是科举高中。ACD和题文材料无关,不符合题意。故选B。
【题型】选择题
【结束】
15
2017年4月1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,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,是我国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开放的又一大手笔。回顾我国古代,经济重心从秦汉魏晋经隋唐宋元,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转移方向?( )
A. 从东南向华北 B. 从西南向西北
C. 从东北向西南 D. 从西北向东南
本题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