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学历史试题 > 题目详情
阅读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: 材料一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运河。唐宋时期,隋开凿的大运河,在经济上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。唐诗人皮日休有一首《汴河铭》,称赞道:“北通涿郡之渔商,南运江都之转输,其为利也...
题目内容:
阅读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:
材料一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运河。唐宋时期,隋开凿的大运河,在经济上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。唐诗人皮日休有一首《汴河铭》,称赞道:“北通涿郡之渔商,南运江都之转输,其为利也博哉!”杜甫《后出塞》诗云“渔阳豪侠地,击鼓吹笙芋;云帆转辽海,粳稻来东吴;……。”尤其在宋朝有“天下转漕,仰此一渠”之说。洪迈《容斋随笔》记载:“商贾如织。故谚称“扬一益二”,谓天下之盛,扬为一而蜀次之也”。
材料二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文化进入了空前兴盛的时代。运河区域不仅有穿越数省的人工河道,有运河上独有的用于调节水量的船闸和水闸,用于拦水蓄水的石坝、草坝、土坝,遍布于城市集镇的公私码头、桥梁渡口,还有遍布于运河两岸留存至今的颇具特色的宗教建筑(寺庙、佛塔、道观、神庙)、融汇南北各地特点的园林、前店后场的工商作坊,运河沿线星罗棋布的工商业城镇。
明清中央、地方政府有专职官员从事河道管理,管理河道的差役河夫也逐渐趋于专业化,有管理漕粮和漕运的专门官职及相应的下属机构,还制定了许多法规条例,对运河沿线人们的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。
运河将沿线各种区域文化连结在一起,漕运、商业活动及社会各阶层的南北往来,带来了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,使得运河区域人们的心理心态、思想意识、宗教信仰、生活习俗、文学艺术等方面逐步趋同。以宗教信仰来说,明代以前运河北部地区的宗教及民间信仰比较单一,而运河南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宗教信仰则复杂得多。运河畅通后,运河南端的神灵也降临到了北方运河地区,北方的神灵也泊去南方,受到当地人的尊崇。
——摘编自李泉《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》
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,对京杭运河多次实施清理整治工程,成为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干线航道,极大促进南北交通和运河沿线的经济发展。进入21世纪,运河遗产保护和促进协调发展成为重中之重。借鉴国外运河保护与管理的先进经验,形成完善的运河法律保障体系。在大运河航道建设工程中根据当地地貌,因地制宜,尽可能保护原有生态环境。着重保护相关古迹,弘扬历史文化,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,使运河遗产既具有发展经济功能,又具有休闲游憩功能,更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。
(1)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,概括古代京杭大运河对沿岸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。
(2)根据材料二,概括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文化的主要表现。
(3)根据材料二、三,比较新中国与明清时期对京杭运河保护与利用的异同。
本题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