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学历史试题 > 题目详情
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 材料一:“(太亲)谓使臣曰:国以民为本,人以食为命,若禾黍不登,则兆庶非国家所有。……今省徭赋,不夺其时,使比屋之人,谘其耕稼,此则富矣。” ——引自《贞观政要》卷八 材料二...
题目内容:
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材料一:“(太亲)谓使臣曰:国以民为本,人以食为命,若禾黍不登,则兆庶非国家所有。……今省徭赋,不夺其时,使比屋之人,谘其耕稼,此则富矣。”
——引自《贞观政要》卷八
材料二:武周时期搜罗人才,尝十道使人,天下选残明经、进士,及下村教童蒙博士,皆被搜扬,不曾试练,并与美职。能够重视农业,规定州县境内,田畴垦辟,家有余粮,则予以升奖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,表现在户数增长上,从永昌(689年)时的三百八十乃户,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。
——出自《隋唐五代史纲》
材料三:“忆昔开元全盛日,小邑犹藏万家室。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。”
——引自杜甫《忆昔》
(1)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治国理念?并根据材料说说他为此采取什么措施?
(2)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?
(3)材料三杜甫的诗描绘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什么局面?
本题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