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学历史试题 > 题目详情
阅读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 材料一 十九世纪后期,英国掀起了怀乡风尚.人们视乡村为“古代安宁常在之地”。是英国最宝贵的财富,视乡村生活为民族道德特点的保留地。商人成了受蔑视和道义谴责的对象,而工业则主要...
题目内容:
阅读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
材料一 十九世纪后期,英国掀起了怀乡风尚.人们视乡村为“古代安宁常在之地”。是英国最宝贵的财富,视乡村生活为民族道德特点的保留地。商人成了受蔑视和道义谴责的对象,而工业则主要被指责是乡村美景的破坏者。发财致富的商人模仿乡绅的生活方式,渴望获取一份乡村地产,成为绅士或与地方绅士联烟。学校教育轻视专业和实践学习,偏重塑造有闲的地主绅士,很少有实业家出身名校,而出身名校的实业家多数变得“文雅”起来,即不再一门心思追求生产和利润。最终,英国绅士的价值观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中“驯化”了工业主义。
一一摘编自马丁威纳《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》
材料二 二十世纪初,中国城乡文化发展渐呈分离之势。与传统做官的读书人多半要还乡不同,新学制下的大学(早期也包括中学)毕业生基本在城市定居,不再落叶归根。学生与城市的联系愈来愈紧密,他们轻视农民,与乡村日益疏远。农村学校和入学儿童数量都至下降趋势。乡
村中人的读书愿望不高,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。本已为数日少的乡村读书人也向城市流动。
农村中剩余乡绅的文化水平大不如前,对自己的道义约束也日渐松懈。
一一摘编自罗志田《变动时代的文化展迹》
(1)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,概括“怀乡之风”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。
(2)根据材料一、二并结合所学知识,指出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与19世纪后期英国
绅士化商人追求的不同之处,并分析中国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。
本题链接: